最近這幾年開始接觸醫學教育的工作。五年級階段,要在學校讓學生知道一些婦產科的疾病和治療。五六年級開始見習之後,也常要跟學生談話和上課,還要教導他們一些基本技能。七年級和畢業後的第一年,也要在臨床技能方面嚴加督導。
每年新來的住院醫師報到之後,要教他們如何拿手術刀,如何縫合,這些都要花費很多心思。等到他們當上主治醫師獨立後,才能對第一線的患者開始治療。由此可知,一個專科醫師的養成,背後要花費多少心血和金錢,一個離開了,要培養另一個,可能又是幾年後的事。
這些學生們心地都很善良,工作的成就感和被尊敬的感覺才是他們所追求的,可是當他們當上主治醫師之後,才發現現實跟理想真的差很多,選擇離開是可以想像的。台灣有沒有那個空間來包容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,政府有沒有規劃和願景,或許又是另一件值得深思的問題。